長達三個禮拜路燈始終不亮,夜裡,家裡的人擔心著,騎腳踏車的學生、出門到巷口超商的長輩,會不會被路上兩邊鐵絲網圍籬勾到,甚至擔心成了陰暗的治安死角?
這一切就發生在竹南的大埔一街沿路到科專三路上。
團隊來到現場,結果整條街10多盞路燈不亮,一台車輛疾駛而入,突如其來的大燈照得睜不開眼睛⋯
上週又接到民眾陳情整排路燈不亮,心裡想著,養護單位不是才剛回覆:已修繕完畢。到底怎麼回事?
晚上一到現場,確實大埔一街從科專三路到公義路段是沒亮的,正當要回訊給民眾時,就聽到手機一直叮叮咚咚響,同時也看到,有一位先生在拍不亮的路燈編號!
該不會就是陳情民眾吧?原來,他怕我們不知道確切是哪些路燈沒亮,就把「每根燈號」都拍下來,目測一下,多達10多盞路燈,看著他逐漸走遠的身影,又下著小雨,趕緊跟他說,能畫出範圍了,不用繼續拍了。
他說自己是住在附近社區的住戶,平常晚上七點到九點多左右開車回家,接近半夜的時候也會出門,說著這附近至少三個禮拜一片漆黑的無奈。
隔天一早,團隊再度致電養護單位,接電話的人員說著早上有民眾打去反應,但在這不斷來回聯繫過程中,民眾實際看見的,是整排路燈長達數週的停擺,導致的黑暗與不便。
直到上週末追蹤,總算路燈已恢復照明。
對於一個夜歸的駕駛人,路燈的重要性不言可喻,足夠照明,能夠讓用路人看清楚路況,增加反應時間,而也許這短短一秒的時間,就可能避免一件憾事的發生。交通部在《工程規範》裡也提到,路燈可使行人及駕駛者使其處於無懼之心理狀態,實施適當之照明,可提高交通安全及行車效率。
裝設了路燈,維護的能量也要發揮,才能為民眾帶來一條安全明亮的回家之路。
—
(聽說圖片比較暗會降低觸及率,但還是想讓大家知道路燈全暗的真實情況)